期刊简介
本刊是由广西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。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,科学性强,有实用性。主要设有论著、经验交流、调查研究、技术与方法、护理园地、病例报告等栏目。
往期目录
-
1999
-
2000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

- 杂志名称: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
- 主管单位:广西医科大学
- 主办单位:广西医科大学
- 国际刊号:1005-930X
- 国内刊号:45-1211/R
-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期刊收录:知网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万方收录(中)
精子DNA损伤与常规体外受精—胚胎移植结局关系研究
曾玖芝;袁华;龚衍;梁梅玉;马蓉宁;熊东升
关键词:精子, DNA碎片指数, 体外受精, 结局
摘要:目的:探讨精子DNA损伤对常规体外受精—胚胎移植(IVF-ET)胚胎质量结局及临床结局的影响.方法:对169例行常规IVF治疗的夫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(SCD)测定精子DNA碎片率(DFI),据DFI值将患者分为DFI<15%、30%>DFI≥15%和DFI≥30%3组,比较3组间受精率、正常受精率、卵裂率、可利用胚胎率、优质胚胎率、着床率、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.结果:精子DFI≥30%组受精率、正常受精率均显著低于DFI<15%组和30% >DFI≥15%组(P<0.05),其余指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.精子DFI与IVF-ET受精率、正常受精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(r=-0.284,-0.187,P<0.05).精子DFI预测受精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.669(95% CI 0.534~0.803),截断值30.70%,敏感性41.67%,特异性93.10%.结论:精子DNA损伤对IVF-ET中的受精情况有负面影响,可用于预测受精异常.
友情链接